- 護軍
- (护军, 護軍)
官名。 护, 督统之意。 秦有护军都尉。 刘邦任陈平为护军中尉, 尽护诸将。 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谓周勃等攻击陈平, 云: "臣属平受诸将金, 金多者得善处, 金少者得恶处。 "据此, 护军所掌为派遣安排诸将等事。 后改护军都尉, 属大司马。 哀帝时改属司冠。 平帝时仍名护军。 班固曾为大将军中护军, 实系幕僚。 另有护军将军。 始设于汉武帝元光二年(前133)马邑之谋时。 韩安国以护军将军, 护诸将军, 既为领兵长官, 又有监督诸将之权。 东汉末, 曹操为丞相, 以韩浩为护军, 又改中护军。 魏初以护军将军掌武官选拔, 并与领军将军或中领军同掌禁兵。 晋、 南北朝以资高者为护军将军, 次之者为中护军。 北齐护军府设将军、 中护军, 辖四中郎将, 掌诸关津, 皇帝出则护驾。 其性质与前代监督众将者不同。 隋十二卫各置护军, 为将军的助理, 后改名武贲郎将。 唐初秦王(世民)、 齐主(元吉)府各置左、 右六府护军。 唐、 宋、 元、 明均以护军、 护军为勋官的称号。 唐中叶以后, 以宦官统领禁兵神策军, 有护军中尉及中护军, 系主兵之官的称号。 清八旗兵有护军营, 设护军统领等官, 专任禁卫之责, 则"护军"系护驾之兵意, 与北齐护军性质相近。
* * *(護軍, 护军) 官名。 護, 督統之意。 秦有護軍都尉。 劉邦任陳平為護軍中尉, 盡護諸將。 《史記·陳丞相世家》謂周勃等攻擊陳平, 雲: "臣屬平受諸將金, 金多者得善處, 金少者得惡處。 "據此, 護軍所掌為派遣安排諸將等事。 後改護軍都尉, 屬大司馬。 哀帝時改屬司冠。 平帝時仍名護軍。 班固曾為大將軍中護軍, 實系幕僚。 另有護軍將軍。 始設于漢武帝元光二年(前133)馬邑之謀時。 韓安國以護軍將軍, 護諸將軍, 既為領兵長官, 又有監督諸將之權。 東漢末, 曹操為丞相, 以韓浩為護軍, 又改中護軍。 魏初以護軍將軍掌武官選拔, 並與領軍將軍或中領軍同掌禁兵。 晉、 南北朝以資高者為護軍將軍, 次之者為中護軍。 北齊護軍府設將軍、 中護軍, 轄四中郎將, 掌諸關津, 皇帝出則護駕。 其性質與前代監督眾將者不同。 隋十二衛各置護軍, 為將軍的助理, 後改名武賁郎將。 唐初秦王(世民)、 齊主(元吉)府各置左、 右六府護軍。 唐、 宋、 元、 明均以護軍、 護軍為勳官的稱號。 唐中葉以後, 以宦官統領禁兵神策軍, 有護軍中尉及中護軍, 系主兵之官的稱號。 清八旗兵有護軍營, 設護軍統領等官, 專任禁衛之責, 則"護軍"系護駕之兵意, 與北齊護軍性質相近。
Chinese Collegiat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bureaucratic ranks (Simpl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). 2013.